|
由於禹的功勣,強化了地方和中央的聯係。禹首先制定了一個政治區劃,將全國分為九個州,其中的兗州就是噹時的九州之一。
《史記》還有“禹鑄九鼎上”之說。据說,禹鑄的鼎是集九牧之銅,上面刻劃著各地的方物,從鼎上就可以知道九州的產物。而九鼎,也一直成為傳國寶器,國傢的象征。中國政府送給聯合國的禮物,也是一尊九鼎,可見鼎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。
禹又分全國為五服。以王畿(JI)為中心,除痘淡疤,五百裏以內為甸服,甸服外五百裏為侯服,侯服外五百裏為綏服,綏服五百裏為要服,要服外五百裏為荒服,搆成了一個以王城為中心的空間觀唸。
禹率領人民用了13年的時間,疏通了許多河道,把上百年的洪水之災基本撫平。使老百姓能在黃河流域兩岸安居下來,香港腳止癢,免受流離之瘔。得到諸候擁戴,舜去世後,繼立為天子。
以前五帝的傳承,基本上是松散的氏族形態。而到了禹,則傳子稱王,開始由部落向君主世襲轉變,表明了中央王室權威的提高,有了封建社會的萌芽。
禹定九州,兗州為九州之一
兗州大禹像,大禹治水定九州
禹又根据各地物產,制定了九等貢賦,孟子稱“夏後氏五十而貢”,即《禹貢》。但不清楚是,《禹貢》是關於地方向中央(王)進貢的制度,還是一本九州的地理書。
正因如此,百家樂,後人稱禹為“大禹”,禹屬夏後氏,,“夏”便成了民族對外的代名辭。而禹所創立的以傳子為標志的世襲王朝,便成了“夏朝”,歷史的河流繼續流淌。(資料來自網絡) |
|